誌怪書

金色茉莉花

網遊小說

青石板路,斑駁墻角,壹條潺潺溪流,溪邊連綿的粉墻黛瓦。跨溪壹座舊石拱橋,橋上壹座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64章 枯木逢春有靜心(感謝“MF鹹菜炒毛豆”大佬的盟主)

誌怪書 by 金色茉莉花

2025-2-13 18:45

  此時見有人似有拆臺之舉,眾多看客越發來了興趣,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圍了過來,已經有少數人認出了知縣的身份。
  “讓貧道看看……”
  道人拿起這幾樣東西,隨意查看起來。
  “還真是二兩銀子……
  “高元傅……
  “知縣?原來妳是知縣啊?”
  道人如此說著,雖然語氣依舊輕松,但卻引得四周的看官壹陣嘩然。
  此前的知縣高升了,這位知縣才剛上任不久,看過他面容的人倒是不多。而見道人不聲不響,竟然就隔空取走了知縣身上的東西,眾人自然更是驚奇。
  知縣總不可能做托吧。
  便見道人始終隨意,將這幾樣東西遞給他的仆從,只是笑著看知縣:“貧道這手法術,可能入知縣的眼了?”
  “原來真是高人!”知縣早已露出驚容,連忙拱手,又將仆從拿回來的錢袋解開,將裏面二兩銀子雙手奉上,只是沈吟壹下,卻又問道,“不知仙師高人還會不會別的法術?”
  “別的法術?也罷也罷。”
  七師兄閑庭散步,只取出壹塊布。
  朝著後面壹招手,連喚幾句,喚來壹只不情不願的彩貍貓兒。
  無論是知縣也好,胥吏也罷,或是圍著以及越聚越多的百姓看客,都睜大了眼睛看去。
  便見道人將布往貓兒身上壹蓋,隨即壹裹,便像是網魚壹樣,將貓兒包裹起來又提起。接著他將布越收越緊,捏到最小,甚至展開抖動,布中卻始終不見貓兒的身影,像是憑空消失了。
  就在眾人以為這貓兒已經不在布中,被挪到了別處時,道人又請知縣旁邊的胥吏挑了壹處空地,將布往空地上壹蓋,念咒之後,又將布拿開。
  裏頭赫然多了壹個碗口大的蛋。
  那顆蛋雖然大,可要裝壹只成年貓兒,還是絕不可能的。
  何況眾人皆去查看,那顆蛋很硬,又完好無缺,甚至毫無縫隙,怎麽可能裝得進東西。
  可那道人卻說,貓兒就在蛋中。
  於是將蛋破開,果然鉆出壹只貓兒。
  那貓兒原本在蛋中蜷縮成壹團,見此緩緩睜開眼睛,似是有些迷茫,隨即舒展身子,又在地上伸了個懶腰,這才走回那名坤道腳邊趴下。
  那裏還趴著壹只狐貍。
  “如何?”
  年輕道人對著眾人問道。
  眾多看客驚奇,紛紛慷慨解囊。
  “精彩。”知縣贊了壹句,但卻又說,“只是高某卻不是問的這個,而是想問道長,可會別的仙術?”
  “世間法術本不分高低,何為仙術呢?”
  “是高某愚鈍了。”知縣行禮道眼中有些驚奇,又有些思緒,“高某說的仙術是指,類如長生之道,起死回生之術,未蔔先知之法。”
  “貧道學的是戲術,取樂於己,取樂於人,未曾學過別的。”七師兄與他笑著說道,“然而修行法門之中自有長生之道,只是難求罷了,就如聖賢書中也有為相治國之道,可天下又有幾人能做宰相呢?”
  說著頓了壹下:
  “至於起死回生、未蔔先知,貧道有位師兄,專修醫術,若人屍首異處、死去三日,自然救不活,可若是尋常人染了小病,剛剛斷氣不久,我家師兄還是有機會救回來的,不知算不算起死回生?貧道還有壹位師兄,通曉扶乩之術,乩仙見識廣博,能推會算,也算能知未來之事了。”
  “哦?”知縣壹聽,思緒片刻,“不知道長師兄身在何處?”
  “就在城中。”
  “不知可否引薦……”
  “自然可以,只是要等壹等。”
  七師兄雖然得他贈銀,卻也說道:“我等今日是來表演戲術,取樂鄉親父老,這麽多人都聚了過來,貧道若讓大家敗興而歸,便是罪過了。”
  知縣壹聽,連忙拱手,退後兩步。
  便又聽七師兄對眾多看客道:
  “我們乃是黟山道人,初來乍到,以後我家六師兄就在城內原先的養心觀住修,諸位贈的銀錢皆用來修繕道觀,不做它用。
  “我家師兄善於扶乩,今後若是城中鄉親父老有任何疑難不解之事,都可去找他!
  “這幾日我們師兄弟也都在城中,若有妖鬼之事有中毒中邪、疑難雜癥,都可來養心觀尋我們,錢財隨意,除了妖解了毒治好病後再給。”
  胥吏聞言,卻是神情壹變,連忙湊近知縣,低聲說道:
  “高縣!養心觀的道人被捕之後,前任知縣便將之許給了黟山那位老神仙,說今後會有老神仙的弟子前來住修,難不成就是這些道長?”
  不必他說,知縣也已變了神情。
  如此壹想,除非胥吏所說皆是假話,否則猴山上的那群山匪賊人多半也是這些道人所剿除的了。
  知縣神情頓時越發驚奇敬畏。
  沒想到年輕時向往神仙真道,遍尋名山而不得,如今年紀大了,覺得這世上怕沒有那麽多的神仙高人,卻在這裏遇到了。
  ……
  林覺坐在板凳之上,細數碎銀銅錢,卻也在心中思索。
  思索的也是這銀錢之事。
  七師兄的戲術確實很適合用來籌錢,其實除了在城中街頭表演戲術,籌百家之錢,也可以與權貴結交,這年頭的人大多向往佛道與仙術,只需證明自己真的有道術,自然得銀相贈,歷史上許多梟雄權貴都曾如此與方士高人結交。
  只是七師兄喜歡在街頭演示法術。
  林覺猜他是有些表演欲的。
  今日也確實籌得不少錢。
  眾多百姓見他真是修道之人,真的會法術,又是籌錢修建道觀,贈錢的欲望自然很高。
  估摸著光是今日下來,不算三師兄除山匪得來的錢財,修繕道觀與置辦物件的錢也夠了。只是這畢竟是七師兄得來的錢,又要用來修繕道觀,林覺還需自己考慮如何來銀,以餵養食銀鬼。
  此前師父尚在時,食銀鬼壹月也能吃幾十兩白銀,雖還未達上限,也算吃得飽飽的了,平均每壹個半月到兩個月,眾人便能輪到壹顆靈元丹。
  因此道行也算快速精進。
  直到師父逝去,眾人忙於後事,至今已經過去兩月,食銀鬼才吃壹頓,吃了十兩白銀。
  林覺真怕把它給餓死了。
  卻不光是這頓吊命錢。
  今後每月最少還得有壹頓。
  “唉……”
  身在觀中時,黟山與浮丘觀好歹有些名氣,雖然平均下來每人每月輪不到十兩,卻也有穩固的白銀進賬,如今下了山,壓力便驟然而來。
  就在這時,四周又有看客百姓詢問,那坐著的兩位道長又會些什麽道術。
  眾人歡呼熱烈,不好拒絕。
  小師妹撓了撓頭,倉皇之間走上前。
  本身她的齏石之法已經大成,這可比胸口碎大石更具觀賞性,不過此時是在街頭,除了地上的石磚,沒有石頭給她拍,她便只好演示化石法。
  壹位嬌滴滴的女道長,眾目睽睽之下忽然變成石雕,亦是驚到不少看客。
  隨後輪到林覺。
  躲不過去,只好上前。
  其實他會的法術很多,不少都是既可以用於對敵又可以用於表演的,只是他受七師兄影響,覺得多數法術雖然有觀賞性卻不夠美好浪漫,好比小師妹的化石法與齏石之法,只是驚人眼球,不可打動人心。
  戲術便是要動人心。
  此時正是春日,圍觀百姓中又有樵夫,擔著未賣完的柴,於是上前向樵夫借了壹根木枝,示與眾人看。
  隨即輕吹壹口氣。
  “呼~~”
  枯木立即逢春,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出新芽,長出花苞,開出嬌艷春花。
  眾人皆驚,高呼神仙。
  就連七師兄也被驚了下,不知小師弟是何時學會這門法術的。
  表演完畢,請散看客。
  “諸位仙師,真人,不知仙師真人來自黟山,若有無禮之處還請見諒。”知縣此時態度已恭敬許多。
  “我們哪是什麽仙師真人,叫道長就是了。”七師兄很隨意,看著籌集到的壹筐銀錢,他的心情也好,對知縣說,“我們昨日才到這裏,今天上午應該就有師兄拿著度牒去縣衙登記報備了,卻沒想到在這裏遇到知縣,也算有緣了。”
  “有緣有緣。”
  “此地很富裕啊。”
  “此城雖小卻是交通要道,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,所以繁華。不過本縣上任方才兩月,此地雖然治理得當,卻也不是本縣的功勞。”
  知縣壹邊說著壹邊對七師兄行禮:
  “本縣年輕時候也曾向往道法仙術,只是遍尋而不得。聽聞道長有位善於扶乩的師兄將在城內的養心觀住修,想必也是有真本領的,今後在城中免不了打交道,希望道長能替本縣引薦。”
  “這樣自然最好。”
  七師兄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。
  “知縣這邊請。”
  “多謝多謝。”知縣壹邊道謝,壹邊說道,“如今天下大亂,各地都有怪事,城內早該有間道觀神廟,只是此前養心觀中住的是壹群妖人,道觀破敗之後前任知縣便將之許給了尊師,壹直沒有人來,這才沒有修繕,如今既然有真高人來了,修繕道觀之事,理應由縣裏出資才是。”
  “知縣怎麽不早說?”
  “哦?何意?”
  “貧道既已籌了錢財,說了這些錢財將要用來修繕道觀,不做它用,怎能食言?”
  “這……”
  “哈哈!玩笑話!”
  “呼……”
  知縣這才松了口氣,隨即對七師兄請教道:“說來我求如縣與丹熏縣交界之處,有座山名曰猴山,上面有群山匪賊人,占山為王已有多日,前日晚上聽說被幾名道人除掉了,不知道長可知……”
  “幾名?壹名吧?”七師兄答道“前天下午我們路過猴山,被那些山匪劫道,我家三師兄向來俠客,便順手將之除了。”
  林覺捏著開花的木枝走在旁邊,則是斜著眼睛瞄他——
  這知縣居然還在試探。
  試探這麽清楚,可見謹慎之心,如此謹慎,多半有大事相求,才不願出差錯。
  “嘶!”
  知縣果然大驚,雖然心中早有猜測,可當真的聽見有壹名道人能喚出天兵天將除掉百余人的山賊惡匪時,還是免不了驚訝。
  要知道齊雲山的道長都做不到啊。
  而且就算翻閱古籍,除了上古時那些古老的神靈妖怪,大多數修道高人面對朝廷指令與軍隊的搜捕圍捉,也是以躲以避為主,難以正面相抗。
  此時心中再無疑慮。
  卻又聽那道長笑吟吟問:“還得問知縣呢,剿了山匪,可有賞錢?”
  “哎喲……”
  知縣頓時露出苦澀神情:
  “道長說笑了,若非遇到道長這般神仙高人,我們哪裏能夠想到有人能憑壹己之力剿滅壹百多人的山匪賊人?就算是江湖中那些聞名已久的第壹劍客第壹刀客來了怕也不行,莫說壹個人了,就是附近的江湖門派、民兵團練也難,因此自然不會有懸賞。”
  說著停頓壹下:
  “若是道長要錢修繕道觀,本縣倒是可以自掏腰包,給道長發些酬謝。”
  “這就算了,我們是修道之人,這種錢要不得。”
  七師兄笑著說道。
  這裏正是鬧市,養心觀離得不遠,說著話時,沒幾步便走到了。
  眾多師兄也都已回來了。
  因為錢財有限,沒有采購太多東西,只是添購了基本的鍋碗瓢盆油鹽醬醋、桌椅板凳蒲團被褥等等,又訂了瓦片,請了匠人來修繕道觀,此時見到林覺和小師妹擡著壹筐銅錢與白銀進來,又帶著有客人,都各有驚異。
  “我們籌到很多錢。”
  小師妹很開心的對他們說。
  “這位乃求如知縣。”
  七師兄對前面的六師兄引薦。
  林覺則是看見大殿中不知哪位師兄買了壹個花瓶,放下這筐銀錢後,便順手走過去,將手中開花的枯枝插了進去。
  “嗯?”
  卻沒想到只是簡簡單單壹束梨花,壹插上去,竟然就為破敗空蕩的大殿增色不少。
  站在殿中,心都變得靜了不少。
  在這瞬間,林覺忽然覺得,哪怕這門“花開頃刻”沒有那麽厲害的鬥法能力,光是能讓枯木開花,也已經十分值得學習了。
  林覺露出微笑,這才回來,聽他們講話交談。
  ()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